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官方解读:生物钟背后分子机制

日期:2017-10-03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日傍晚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典卡洛琳医学院决定,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以及Michael W。 Young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基本概述

  地球上生物的生活节奏是与地球的自转相适应的。很多年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生命包括人类的体内都存在一种生物钟,能够帮助我们感知并适应昼夜的节奏变化。但这一机制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以及迈克尔·杨(Michael W。 Young)揭示了我们生物钟的秘密并阐明其内在工作机制。他们的发现揭示了为何植物、动物和人类能够适应这种节律,从而与地球的运动规律相适应。

  利用果蝇作为模型,今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成功地分离出一种控制生物正常昼夜节律的基因。他们的研究显示这一基因会让一种蛋白质在夜晚期间在细胞内积累,并在白天分解。随后,他们成功识别出组成这一机制的另一种蛋白质,从而揭示出细胞内部控制生物钟的内在机制。我们现在知道,各种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生物钟基本都遵循相同的原理,包括人类。

  我们的内部生物钟能够以非常高的精度调节我们的生理活动,使其与一天中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这一生物钟机制调节我们的各种功能,包括行为,荷尔蒙分泌水平,睡眠,体温以及新陈代谢等等。一旦外部环境与我们体内的生物钟之间的同步出现紊乱,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有可能发生问题。比如当我们跨越时区做长途旅行,我们会经历“倒时差”。同时,有证据表明现代生活方式导致我们与内在生物钟之间的节奏失调可能与不断增加的各类疾病有关。

  我们的内部时钟

  大部分活着的生命体都能够感知并适应环境中的昼夜变化。在18世纪,天文学家让·德梅朗(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对含羞草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们的叶片会在白天朝向太阳打开,而到傍晚则会闭合起来。他很好奇,如果将含羞草置于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将会怎样?实验结果显示,即便被放进了完全隔绝的环境下,含羞草依旧保持其正常的昼夜活动节奏,植物似乎拥有自己的内部时钟。

其他研究人员发现,不仅仅是植物,动物与人类同样拥有内部时钟帮助他们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昼夜变化。这种调节机制被称为“昼夜节律”,其源自拉丁文中的“circa”一词,意为“周期”以及“dies”,意为“一天”。但我们的内部时钟究竟如何起作用?这一点仍然是个谜团。

  内部时钟基因的识别

  到了上世纪1970年代,塞莫尔·本泽尔(Seymour Benzer)和他的学生罗纳德·科诺普卡(Ronald Konopka)想要知道是否可能找出控制了果蝇昼夜节律的基因。他们发现,一种未知基因的突变会打破果蝇的正常昼夜节律。他们将这一基因称作“节律基因”。但这一基因如何能够影响昼夜节律呢?

  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同样从事果蝇研究,他们正是致力于弄清这种机制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在1984年,杰弗里·霍尔以及迈克尔·罗斯巴什在美国波士顿的布兰迪斯大学紧密协作,成功分离出节律基因。他们两人随后发现一种受到昼夜节律控制的特殊蛋白质“PER”,其会在夜晚积累并在白天降解。因此,也就是说,PER蛋白质的水平存在24小时的周期性起伏,与昼夜节律相一致。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0条)

请留名: 匿名评论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所有评论 好亚论坛
责任编辑:好亚网 声明:刊登此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